斜槓/潛⽔長與潛⽔教練

這⼀篇想要聊聊我從潛⽔長到潛⽔教練的⼼路歷程。

斜槓/潛⽔長與潛⽔教練
我的同學們(當時我們都是潛⽔長)


⼀年前我辭掉在新加坡當放射師的⼯作,出發到澳洲打⼯換教練證,最後成為PADI的開放⽔域潛⽔教練。

這⼀篇想要聊聊我從潛⽔長到潛⽔教練的⼼路歷程。

最近又有在澳洲打⼯的朋友私訊我關於打⼯換證的內容,離我第⼀天去打⼯換證已經⾜⾜滿了⼀年了呢 !中間收到不少⼈私信問我問題,還有⼀些甚⾄也真的出發去我同⼀間潛店打⼯,也順利拿到教練執照。我還記得我離開Ocean Quest(我⼯作的船)的最後⼀天,我在回程的路上難過到不⾏,在離別派對裡⾯,公司裡的許多潛⽔長跑來抱抱我,誠摯的謝謝我的指導,這些都是我在第⼀次,在墾丁體驗潛⽔的我沒有想過的。

最弱的潛⽔長,最努⼒的⼼態

當時在打⼯換證時,和同批的同學比起來我是最弱的潛⽔長,因為沒有⽤潛⽔長的⾝份⼯作過,對於應對客⼈,或是最簡單的導潛我都覺得稍嫌吃⼒。被⽇本教練罵完之後,再被澳洲教練念,裡⾯還有個不時追著我說「糟糕」的韓國教練。於是我每天做的就是列出我的⼀些⼩問題,像是「怎麼記珊瑚?」「怎麼導潛?」「怎麼找攝影師?」「怎麼走去特定的深度」,另外我開始觀察教練是怎麼組織他們潛⽔員?怎麼提振潛⽔員的⼠氣?怎麼⿎勵潛⽔員動作快⼀點?什麼時間點我要做什麼?我要怎麼做潛⽔簡報?怎麼⽤打氣機?怎麼設置潛⽔員的裝備?怎麼安排下⽔先後順序?

「啊原來Mel都是這樣跟OW學⽣講話的」「啊Kyle很受歡迎 !原來是他會設計⼀些有趣的⼩練習 !」「啊⼤家都很喜歡給Filippo導潛,原因因為他很幽默(很油),下⽔前都會和要帶的潛⽔員聊天」「啊Tom每次都很有效率是因為他在帶⼈下⽔前都會還有個迷你簡報」,每⼀天我都在觀察別⼈的做法,並想⽅設法讓⾃⼰也進步起來。

我曾經把潛⽔簡報寫成長篇逐字稿,就連“If you have any problem, please tell your instructor, we will take care of your problems. However, we cannot fix your marriage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告訴你的教練,我們都會幫你解決,但是我們可能對你的婚姻問題無能為⼒)”這種笑話,我都會練習到說起來好像很⾃然,練習了⼀個禮拜之後我跑去跟我的supervisor (主管)說我想要做英⽂簡報,最後得到表現很好的回饋。
在考教練前兩天,其中⼀位義⼤利主管把我叫了過去,告訴我他非常驕傲能夠看到我的進步,祝福我能順利考過考試。

『如果妳不能⽤教練的⾓度思考,妳就不配在這裡』

會突然想寫這篇⽂章,是因為我想到這句話。

在教練考試之前,我們有將近三週的教練發展課程IDC (InstructorDevelopment Course),我幾乎是每天都在泳池裡待⼀整天練習中性浮⼒(因為考試場地的泳池非常淺,印象中是最⾼的地⽅兩米,如果沒辦法維持在水中間,浮上水面或是跌到池底就會失敗)。其中有三天兩夜住在我們的船宿船上開放⽔域的教練課,除了課程總監之外我們還有位會說三國語⾔的韓國教練當我們的助教。當時是凱恩斯的冬天,我們除了吃飯和睡覺的時間以外都是在海裡,(通常會待到有⼈剩快50 bar之後上來換個氣瓶再下),某⼀次下⽔我們做⽔底導航,我扮演教練的⾓⾊,其他兩位同學當學⽣,我指出了學⽣幾點的錯誤,像是帶指北針那邊要⼿肘垂直,要⽤⾃由腳踢算kick cycles,要轉對⽅向。

突然韓國教練叫住我,他看起來非常⽣氣,表⽰我有未指出的錯誤,當下在⽔裡,我真的看不懂他想說什麼。

於是他把我帶上⽔⾯告訴我:“If you cannot think like an instructor,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be here(如果妳不能⽤教練的⾓度思考,妳就不配在這裡)”原來當時我雖然指出了課本上的錯誤,但我沒有發現學⽣的上下起伏過⼤。當下我沒有任何難過的感覺,直到上船休息時我另⼀個同學(他是那位韓國教練鐵⾎教育訓練出來的潛⽔長)跑過來說:“Jen, I know you(Jen我能理解你)”我才難過得不⼩⼼哭出來,當下的想法是覺得怎麼⾃⼰好像還是做不好。

韓國教練這句話影響我非常深,因為從潛⽔長到潛⽔教練,不僅責任不⼀樣,應該顧及的⾓度也相差很多,有時候會不理解教練「為什麼要做這個」,「為什麼不做那個」事後在⾃⼰變教練之後才發現是有原因的,因此我們很常開玩笑的說:「潛⽔長是⾃以為什麼都知道但其實什麼都不知道的⾓⾊」,因為⼤部分的潛⽔長都還是處於和有證照的潛⽔員相處的狀態,對於較無經驗的潛⽔員比較無法⽤引導教育的⽅式⾯對潛⽔員,或是對於狀況的判斷會因為⼤多和有證照的潛⽔員相處的關係⽽失準。韓國教練這⼀句話真的是當頭棒喝,我才知道,完成了訓練之後,責任就不⼀樣了。事後韓國教練被課程總監叫去罵了⼀頓,畢竟亞洲教育和⻄⽅教育有著很⼤的差異(⻄⽅⼈似乎無法理解這種鐵⾎教育),覺得有點對不起他。

事實上,在真正成為教練之後這樣的感覺更加明顯,因為正式進入職場,要帶的就是體驗潛⽔員和沒有經驗的考照學⽣(題外話:澳洲通常⼀個教練帶四個體驗潛⽔員,從帶兩個就歪七扭八,到可以⼀次帶四個體驗客⼈懸浮在珊瑚上觀看⼩丑⿂是個很神奇的體驗和技能),常常突發狀況發⽣的又快又新,要怎麼顧及⼤全是每次下⽔都要稍微花點時間思考的事,再也不是只有怕會迷路或是怕找不到東⻄這種⼩事,更多的是,「我要如何成功的把⼈帶出去,再平安的回來」。

這樣的⼼路歷程真的很特別,甚⾄有⼀種好不容易爬上了⽬標之後⾺上⼀切又要歸零的感覺。

教練與潛⽔長

成為教練之後的新⼿教練訓練期,訓練我的香港教練-Eunice曾經告訴過我『成為教練之後,這些船務並不是丟給潛⽔長就好,你還是要做』這位香港教練教會我對潛⽔長應有的態度,『我們都是同事,並不可以因為他們是潛⽔長⽽加諸很多事情,或是不幫忙他們做事情』,在我成為教練之後,我還是去幫忙守⾨(浪⼤的時候需要有⼈守著⾨,避免顧客跌倒出意外),也是會⼀起清⾯鏡,整理防寒衣,做著我有被付薪⽔⽽應該做的事情,同時適當的給予潛⽔長協助,我也會提醒潛⽔長們以後成為教練時,也要⽤好的態度對待協助教練的辛苦的潛⽔長們。或許是這些細節有被看⾒,離開澳洲前,這些潛⽔長們和我表⽰了感謝。

和⼀些理論深厚,經驗豐富的教練比起來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部分,但我覺得這樣的⼩⼩觀念以及做出來的⾏動,都能多少贏得後輩油然⽽⽣的尊敬。

不管是醫療業或是潛⽔業,我都感受到有「願意尊重和提攜後輩」的前輩的重要性,因為以⾝作則,這樣的觀念會被延續,會帶給⼯作環境正能量以及正向循環,在澳洲,我時常能夠聽到主管或教練針對你做好的事情加以讚賞,或許你會覺得,做好是應該的,但是這⼀、兩句的好話確實能讓我的⼯作更有效率,更有信⼼⾃⼰能把事情做好,更重要的是,我會覺得開⼼;若是闖禍了,也很少上對下的不理性責罵,會以解決問題為第⼀優先。

回到台灣之後,我也還是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這個⼩⼩的念頭繼續擴散給學弟妹。

(本文原撰寫於2019/6/29)

海綿螺絲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pongeros

海綿螺絲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onge_rose/